
中國知名異議人士孫林於11月17日在其家中被毆致死,引發國際社會對中國人權狀況的關注。孫林轉發涉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的抗議活動影片,疑似遭到當地國保(國內安全保衛大隊)的暴力對待。這起事件不僅是個人悲劇,也凸顯了中國當局對異議人士的嚴厲打壓。
孫林,筆名孑木,生於1955年,曾任職於南京電視台和《今日商報》。他因撰寫批評政府的文章而被解職。自2006年以來,他作為公民記者,為《博訊網》和「無國界記者組織」(RSF)等媒體採訪報導民間維權事件。孫林因公開批評政府多次遭到逮捕和監禁,他的生活和工作一直受到中國政府的嚴密監控。
孫林的突然死亡引起了廣泛關注。據孫林的朋友和家人透露,國保人員進入家中毆打他,隨後將他送往醫院,但不久後宣告死亡。孫林的家人在事件發生後遭到國保控制,甚至不被允許見到孫林的遺體。此外,孫林的女兒孫藝嘉也被國保控制,進一步加劇了公眾對孫林死因的質疑。
國際社會對孫林的死因表示關切。人道中國創辦人周鋒鎖在社交平台上發文,呼籲海內外各界關注此事並要求調查。中國大陸良心犯數據庫也表達了對孫林和其他異議人士安全的擔憂。
孫林的去世是中國政府對異議人士打壓的又一例證。他的生前行動和犧牲凸顯了在一個高度監控和限制言論自由的社會中,勇於發聲人士所面臨的風險。孫林的遭遇提醒世界,維權和爭取言論自由的路途依然充滿挑戰,需要國際社會的持續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