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 在台博士生Billy
Billy 的升學歷程就好像是一場周遊列國的文化探險。從澳門高中畢業後,在家人的安排下,17歲的他入讀台灣的僑大先修班。然而,不到四個月,他便果斷地買了機票,獨自飛往美國開始新的求學生活。完成美國的大學學位後,他又轉往英國攻讀碩士,畢業後馬不停蹄又到葡萄牙進修葡文。經過多國的學習經歷,他才終於進入職場。
當工作越來越上手穩定的時候,Billy 卻又選擇放棄舒適圈,繞了一大圈又回到台灣攻讀博士學位。從美國的自由校風,到英國的學術氛圍,再到葡萄牙的悠閒與美食,每一段經歷都讓他的視野更為開闊,也更深刻地見識到世界的多元與豐富。
對 Billy 來說,求學的意義不僅是學術上的進步,更是一場文化的洗禮。Billy說:「讀書是最實惠、也是最深刻的方式,可以帶我去到不同地方,深入體會當地文化。」他的觀察也相當生動:美國的自由與開放雖好,卻未讓他特別懷念;英國的食物乏善可陳,但文化底蘊深深吸引他;葡萄牙的美食與悠閒生活最讓人放鬆;而台灣則是便利和溫暖的人情味,成為他心中的重要據點。
其實,教育本來就不僅局限於課堂與書本,更在於打開自己的心胸,用雙腳走過的每一步,正是知識與生活真正結合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