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從荷蘭西班牙、明鄭、清朝、日治、戰後初期到現今,400多年來台灣的戲劇有何不一樣?戲劇的演出又有何不同?
隨著時間與空間不斷地轉換,劇場裡上演的戲劇人生與觀眾的真實人生緊緊交織著。
「寶島大劇場」除了要告訴聽眾:臺灣的戲劇跟劇團的歷史變遷,也真實展現:社會就是一個劇場,有甚麼人…戲劇就怎麼表現出來。
「寶島大劇場」開演,看戲啦!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從荷蘭西班牙、明鄭、清朝、日治、戰後初期到現今,400多年來台灣的戲劇有何不一樣?戲劇的演出又有何不同?
隨著時間與空間不斷地轉換,劇場裡上演的戲劇人生與觀眾的真實人生緊緊交織著。
「寶島大劇場」除了要告訴聽眾:臺灣的戲劇跟劇團的歷史變遷,也真實展現:社會就是一個劇場,有甚麼人…戲劇就怎麼表現出來。
「寶島大劇場」開演,看戲啦!
來賓:王婉容
王婉容教授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早年即對戲劇充滿熱情,1986年加入蘭陵劇坊,開始參與劇場創作。 她後續取得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碩士、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戲劇理論碩士、美國社會新校大學導演碩士,並於英國倫敦大學取得戲劇博士學位。
在學術研究方面,王教授著有《布魯克》(2000)、《舞台光景》(2003,與林克華合著)、《我駕著翅膀穿透黑 ...更多
來賓;王友輝
王友輝為台灣重要的戲劇學者與劇場創作者,長期活躍於學術與實務現場,關注台灣現代劇場的發展與戲劇教育的深化。他曾任教於國立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並長年從事劇本創作、導演與評論工作,對推動本土劇場語言與社會議題的結合貢獻甚鉅。作品橫跨話劇與傳統戲曲,尤以融合現代思維的歌仔戲劇本著稱。他與秀琴歌劇團合作,創作《范蠡獻西施》、《玉石變》等 ...更多
來賓:王友輝
本集節目繼續邀請研究戲劇學者王友輝,談1950年代的臺灣戲劇活動,從當時具有官方身分、推動戲劇運動相當重要的李曼瑰教授,談到對臺灣現代劇場影響深遠的姚一葦教授,他年輕生命時即遭受政治牽連,影響所及反而成就了與政治完全脫鉤的戲劇創作,以及對於臺灣現代劇場以及文學界的種種貢獻。姚一葦《來自鳳凰鎮的人》、《申生》以及《碾玉觀音》三個劇本,其在 ...更多
來賓:王友輝
本系列來賓訪問研究劇場與戲劇學者王友輝,高中念建國中學的王友輝,透露當年選擇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的原因,原來並不是立志投身戲劇,而是一種特殊的緣分。
王友輝除了現代劇場編導及表演創作之外,2003年到台南大學教書,因緣際會之下認識了秀琴歌劇團,開啟他歌仔戲的劇本創作,他是如何面對這樣傳統的題材,做了何種改變?而完成了他第一個歌仔 ...更多
來賓:謝念祖
近年來,劇場界面臨諸多挑戰,特別是COVID-19疫情對演出活動造成重大影響。謝念祖坦言,疫情導致舞台劇演出損失慘重,劇團需花費大量時間籌備每一齣作品,但演出卻因疫情被迫延期或取消,對劇團的經營造成巨大壓力。然而,謝念祖並未因此放棄,反而積極尋求轉型與突破。例如,在疫情期間,他嘗試透過線上直播與觀眾互動,維持劇團的曝光度與觀眾的關注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