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時事議題,邀請各方睿智之士對話,盼能提出新穎、有力的見解,新聞每日在發生,但是背後意義為何?如何解讀?透過空中傳播和聽眾交流,讓聽眾在瞭解新聞、聽新聞的過程中能放大觀察,而非在資訊氾濫的洪流中無法獨立判斷,解讀新聞,此為本節目企畫的重心。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針對時事議題,邀請各方睿智之士對話,盼能提出新穎、有力的見解,新聞每日在發生,但是背後意義為何?如何解讀?透過空中傳播和聽眾交流,讓聽眾在瞭解新聞、聽新聞的過程中能放大觀察,而非在資訊氾濫的洪流中無法獨立判斷,解讀新聞,此為本節目企畫的重心。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邀請來賓 黃涵榆/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原訂3月5日在台舉行的俄羅斯女高音安娜涅翠布柯(Anna Netrebko)演唱遭取消,這其中文化部、國家交響樂團NSO不論是內部溝通、警覺性都嫌不足,文化部的介入更讓人訾議;但不少藝文界人士以「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為由作為藝術至上的標竿,恐怕也是太故步自封,在當今年代,藝術家也得溝通、透明,而此事件 ...更多
邀請來賓 黃涵榆/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1989年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悲情城市》近日4K數位版上映,再度引發熱議,同時讓不少人疑惑,何以30多年來觸及二二八的影視作品,似乎沒有超越《悲情城市》,這得從影視美學入手,以及藝術/政治的微妙衡平都是決定能否成功的關鍵。另外,二二八的紀念活動似有壁壘分明現象,如何從大眾文學、影視文化全面深化,就成為重 ...更多
邀請來賓 林蔚昀/作家,波蘭文學譯者。
自COVID-19大疫以來,包括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波蘭都曾挹注台灣疫苗,去年二月的烏俄戰更讓東歐反俄情緒高漲,同時因為世人也關心中國是否侵台,所以東歐與台灣關係顯得微妙。以波蘭來說,他們對台灣的認識似還停留在蔣介石的反共年代,所以如何運用他們抗俄的心理,理解台灣的抗共反專制,會是極重要的工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