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時事議題,邀請各方睿智之士對話,盼能提出新穎、有力的見解,新聞每日在發生,但是背後意義為何?如何解讀?透過空中傳播和聽眾交流,讓聽眾在瞭解新聞、聽新聞的過程中能放大觀察,而非在資訊氾濫的洪流中無法獨立判斷,解讀新聞,此為本節目企畫的重心。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email protected]
針對時事議題,邀請各方睿智之士對話,盼能提出新穎、有力的見解,新聞每日在發生,但是背後意義為何?如何解讀?透過空中傳播和聽眾交流,讓聽眾在瞭解新聞、聽新聞的過程中能放大觀察,而非在資訊氾濫的洪流中無法獨立判斷,解讀新聞,此為本節目企畫的重心。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email protected]
邀請來賓 楊長鎮/前客委會主委
哈佛大學以甘迺迪政治學院為核心,大量招收中國紅色權貴及其子女入學,希冀以軟實力改變中國;但結果由於資金需求,反倒被戲稱為中國的海外黨校,以致畢典蔣雨融的演說為各方非議。實則美中兩國有著互相依存關係,儘管雙方因貿易戰爭而關係緊繃,但美國必然是透過互動交流減低衝突升溫。準此,台灣也得審慎行事,避免中國誤判形勢導致戰火。 ...更多
邀請來賓 楊長鎮/前客委會主委
近來川普與哈佛大學的對峙舉世關注,箇中原由包括DEI(多元、平等、包容)、反以挺哈、美國的領導角色等。川普以民粹作風想挫哈佛的菁英形象,而哈佛找了一個岀身背景有爭議的中國女孩在畢典詞藻表演,也凸顯哈佛長期接受中國資金的弱點,凡此都可看出雙方的不當。要之,新形態的文化戰爭已展開,哈佛只是序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