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名偵探科普男

  • 按讚加入名偵探科普男粉絲團
名偵探科普男

說起《名偵探柯南》,這已經不是專屬日本的國民動漫畫,在臺灣亦有廣大的愛好者,連帶使得「偵探推理」從喜歡福爾摩斯的小圈圈擴及不同的年齡層,小說、漫畫、影視作品的勃興顯示其普及程度。「科普」向來是出版品中銜接專業與群眾的重要領域,美豬美牛使用的瘦肉精對人體有什麼影響?流感季節將近該不該打疫苗?新冠肺炎疫情還會延燒多久?唯有說得親切易懂的普及科學,才能安撫惶惶不安的人心;得靠柯南一般的慎思明辨,才不至於落入假新聞偽科學造成的傳訛流言。

學生時期接受理科訓練、出社會後從事文科編輯工作,現任臺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的冬陽,熟知名偵探擅長的邏輯推理如何引發大眾的好奇,也明瞭哪些實用的科學知識有助於了解發生在生活周遭的大小事,兩者精神相銜接,就是「名偵探科普男」登場的意義!無論是虛構小說或新聞時事,都能將其中的科學原理解釋得淺顯易懂;社群媒體熱議的流行影劇與相關出版品,也可以迅速掌握裡頭的行家門道。

30分鐘的節目內容提供的不是單一資訊,而是透過主持人與來賓的對談養成聽眾觀察、提問、思考的能力,並介紹方便實惠的書籍、節目、網站等工具做為延伸,可以是個人學習也能是與人互動的談資,讓科學的豐富趣味進入每一個人的精采生活。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節目快訊

播出時間: 2023-04-02
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

受訪對象:孫有蓉(索邦巴黎第一大學哲學系講師)
內文: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如何利用哲學思維理解科學變革
節目內容簡介:
「科普男好,請不要將我的委託提問當成是踢館宣言(苦笑),我很真心誠意也很好奇的想問:為什麼現代人談到『科學』,似乎就視為真理、像信仰宗教一樣深信不疑?科學家們好像還覺得大眾認知不足,用力的『科普』推廣?人類又是從 ...更多

播出時間: 2023-03-26
守護黑面琵鷺30年的真情故事

受訪對象:梁皆得(生態攝影師,《守護黑面琵鷺》《尋找神話之鳥》《老鷹想飛》導演)
內文:跨越30年,多國愛鳥人士守護黑面琵鷺的真情故事
節目內容簡介:
「近期台灣的電影圈很『生態』,《山椒魚來了》、《守護黑面琵鷺》接連上映,看到保育人士與影像工作者長時間關注國際性生態議題,覺得非常感動!但也發覺自己的了解不夠深入,像是候鳥黑面琵鷺,對 ...更多

播出時間: 2023-03-19
認識大腦由此去

受訪對象:汪漢澄(新光醫院神經科醫師、台大醫學系副教授)
內文:認識大腦由此去──將過往的誤解與未來的探索全講給你聽
節目內容簡介:
「科普男好,上個月收聽了幾集節目,談的是各種感官體驗,覺得十分有趣,卻也發現到,一切的感受接收者都是大腦,這真是個神奇的器官啊,太不可思議了!這讓我想要問,一些看似抽象但在實際不過的感受,例如情感、記憶 ...更多

播出時間: 2023-03-12
你有多久沒走入大自然?

受訪對象:吳雲天(台北市出去玩戶外生活分享協會祕書長)
內文:你有多久沒走入大自然?──增進健康、快樂與創造力的妙方
節目內容簡介:
「我是個喜歡到戶外走走、不喜歡宅在家的人,尤其春天到了,進入山林、海邊戲水,真是心曠神怡!跟朋友分享時,他們都說這只是個人感受罷了,實在讓我好奇,這難道沒有科學根據嗎?人類是大自然的一分子,長久待在人工 ...更多

播出時間: 2023-03-05
用鼻子增廣見「聞」

受訪對象:黃貞祥(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
內文:用鼻子增廣見「聞」──別小看嗅覺的威力!
節目內容簡介:
「前陣子確診Covid-19,其中一個症狀是嗅味覺喪失,讓我食不知味好難受,幸好痊癒後恢復正常,這才驚覺少了這個感官能力居然如此不便!不過,嗅覺只是讓我吃東西有感覺而已嗎?為什麼會產生感覺、甚至勾起回憶?又為什麼有 ...更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 24
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