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類型節目。以知性、輕鬆的方式,介紹臺港兩地 的現代音樂發展趨勢及介紹音樂創作人創作歷程。
由樂手/樂人的生活和作品,窺覦處身社會和面對世界的不同情境,深談哲思。
【節目互動方式如下】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音樂類型節目。以知性、輕鬆的方式,介紹臺港兩地 的現代音樂發展趨勢及介紹音樂創作人創作歷程。
由樂手/樂人的生活和作品,窺覦處身社會和面對世界的不同情境,深談哲思。
【節目互動方式如下】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今集《瓶中稿》以英國當代詩人Christopher Logue (克里斯多福·羅格) 的一首著名詩作 ”Be Not too Hard” (別硬心腸) 打開主持人的一些古早記憶,和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作歲月的沉思。他除了就這首詩作分享了他個人的理喻和感受,更即興將英詩用廣東話過癮翻譯,神采玩戲。主持人亦找了這首詩作的多個不同版本的歌曲錄音跟聽友分享,其中包括J ...更多
『我在咖啡店一眼就看到皮亞。我是專程來聽他的講座的。我跟國際特赦組織有多年的友情關係。很多之前的幹事甚至到最後撒離香港前的主管,都是我的朋友。AI 更支持過我多次的音樂會和紀錄片項目。所以知道皮亞的分享講座,我就決定要去找他來交流追憶。皮亞在這集《瓶中稿》的訪談中講了他的匈牙利家族怎樣因二戰成為難民來到法國,他在成長中對生命價值的追尋和志願,及後他來到台灣學 ...更多
我和大造在八十年代初的東京新宿相識。我獲邀去看他的帳篷劇。那是我的初體驗。那種平民起義,群眾互助的氛圍很觸動剛剛接觸民眾戲劇的我。而那明確的反支配的社會鬥爭,更是那個時候萌芽暴長的火紅世代。幾十年了,再在央廣的錄音室見到大造,我驚訝他那種攝人的精神沒老去了多少。雖然我早知道有些年他在台北生活,也踫過面。可清楚了解他這些年一路走來的軌跡,這次訪談還是第一次的機 ...更多
有一個時期經常讀到陳滅的詩。他是同一圈子的共振社群,自然就有同路情感。記得還邀請他來過自由文化音樂節唸詩歌。稍早前在圖書館讀到一班東海同學寫有關學長楊牧的傳記。赫然發現智德的東海記憶,一查之下,原來他已在台灣,在清華大學教書,於是馬上聯絡他,邀他來《瓶中稿》暢談今昔。一邊緬懷一邊祝福。
智德帶來了三首詩歌在節目中唸讀。都牽繞著香港時光的距離和舊日貌相 ...更多
《瓶中稿》的老聽友都可能記得,甘浩望神父(Franco Mella)是節目首播的第一批嘉賓之一。後來他回鄉休假,我們又邀請他講當時義大利的情況。都是線上的訪談。今集適逢“甘仔”五年闊別,再次來台活動,我們邀得他親身到臨央廣的錄音室接受訪談和唱了他的新歌,難能可貴。甘神父在央廣的錄音室唱了多首他的歌曲,但因時間所限,我們只能選播了他近年的力作“Unaccept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