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文化 聽!建築說故事

  • 按讚加入聽!建築說故事粉絲團
聽!建築說故事

臺灣在地的建築,不論是在視覺、工藝、特色建築以及各宗教與廟宇建築,都融合了每個時代的建築風格,同時在結構或是功能上,都可以展現出當時社會的文化經濟、宗教與藝術,不同階段當代的建築風格與歷史文化的意涵。
臺灣的建築包含了多元文化以及具有時代性的建築:原住民建築是南島語系建築,荷西時期是殖民與傳教活動,因此在南北地區有不同的特色教堂;在明鄭時期,因為視臺灣為反清復明基地,所以閩南式建築就此引進。然而到了清治時期的建築,開始走向中西文化融合,所以「炮台」建築興盛。另外,在日治時期是以閩南、日本、西洋文化為主要的建築,但隨著國民政府來臺,引入了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因此,臺灣的建築有了多元層次,不同面紗的建築。讓我們跟著不同的專家走讀聆聽不同城市的特色建築故事。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email protected]

節目快訊

播出時間: 2025-04-21
以建築為語言,用設計喚醒歷史記憶,讓文化資產自然說話

來賓:林光浩建築師/浩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林光浩建築師長期致力於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再造,代表作如黃埔新村、高雄鹽埕第一公有市場、以及規劃中的武德殿文化園區,皆展現其深厚的文化敏感度與設計理念。黃埔新村作為全台第一個眷村,融合日式建築特色,不僅保存了歷史風貌,更因其巧妙設計榮獲義大利T ID與韓國建築大獎肯定。鹽埕第一公有市場則是結合老市場機能與新空 ...更多

播出時間: 2025-04-14
林光浩建築師~以十年匠心修復消遙園,守護文化資產的時光印記

來賓:林光浩建築師/浩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林光浩建築師自幼耳濡目染,成長於一個從父親到伯父、叔叔皆從事建築相關產業的家庭。父親的鼓勵讓他走上建築師這條路,並將文化資產保存視為畢生志業。其中,逍遙園的修復計畫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逍遙園原建於昭和14年(1939年),為日本珍珠西本願寺第22代法主大谷光瑞在台灣的別館,蘊含深厚歷史意義。自200 ...更多

播出時間: 2025-04-07
建築設計與文化傳承的交匯

來賓:楊學展建築師/展開設計
楊學展建築師的設計理念強調建築與環境、人文之間的連結,並透過空間塑造來傳達深層意義。例如,在臺中市龍井區龍峰國民小學的社區共讀站,他不僅考量閱讀的實用性,更希望打造一個促社區交流的場域,讓學童與居民共享知識與文化,營造溫暖且具啟發性的公共空間。
在「明明白白–白瓷觀點.王俠軍」展覽中,他以簡約的空間語言與精心配置 ...更多

播出時間: 2025-03-31
以空間設計喚醒文化記憶—楊學展建築師的設計思維

來賓:楊學展建築師/展開設計
楊學展建築師從小對空間與結構充滿好奇,這份興趣來自於童年時對建築環境的觀察與體驗。成長過程中,他對傳統建築與歷史文化產生濃厚興趣,這也成為他投身建築設計的動力。選擇這條路,不僅是對建築的熱愛,更是一種文化使命感,希望透過設計讓空間承載更多故事與價值。
在「光影偶戲」場域改造計畫中,他的設計不僅提升了空間的功能性, ...更多

播出時間: 2025-03-24
融合在地文化與現代設計,打造永續建築美學—陳哲生建築師

陳哲生建築師/陳哲生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建築是一種回應環境與社會需求的藝術。目前參與的運動中心與300人實驗劇場建案,各自承載不同的功能與設計挑戰。運動心的核心理念在於打造具開放性與多功能性的空間,以促進社區健康與社交互動,而挑戰在於如何在有限預算內整合綠建築與永續技術。實驗劇場則強調表演藝術的靈活性,設計需兼顧聲學、視線與可變性,使空間能適應不 ...更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 26
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留言